找到相关内容10546篇,用时12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智慧论

    自己奴隶的奴隶。   读者朋友,以上所述即为人类的智慧问题,是与我们关系最近最密切的,但它还不是般若智慧。关于般若这种最胜无比的智慧在下文中还会专门论及,此处就不提它了。实际上,般若智慧不离世间智慧,希望你不要好高骛远,当然也不能故步自封,而应该以切实修行于人天世智作为进修般若胜慧的资粮。而同时,这种不执于高不舍于低的态度不正是与般若相应的行法吗?   多说无益,企盼!企盼! ----------...

    释圣虚著

    |般若|智慧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article/2007/04/1709218977.html
  • 般若摄颂浅释 第八课

    基,也不能住于差别法?为什么菩萨行持的不住之住乃一切住之最? 2.不住的功德是什么?我们应怎样现前这种境界? 3.请从世俗与胜义两个方面分析般若的奥义,也谈一谈我们应怎样行持中道? 顶礼本...宣讲《般若摄颂》,第一品已经讲完了,现在开始讲第二品。 第二品 庚二(中说)分四:一、宣说修学之理;二、认清修学之有境般若;三、当摄集依彼之福德;四、相续中生起般若自性之法。 辛一(宣...

    索达吉堪布 译讲

    |般若|般若摄颂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article/2010/01/10365496752.html
  • 般若无尽藏

    般若无尽藏  文/见彦法师   古德云:“般若如大火聚,般若如无尽藏,般若如泛海舟楫,般若如照夜明灯。”诚然,般若智光,绝断妄情,犹如猛火,能烧尽烦恼秽草;又如冥室烛照,顿除幽暗。般若智显,能明彻大千,洞察万有;般若智用,更如活水源头,随机应物,无有穷尽,能除一切障碍。契入般若,则能泛渡烦恼苦海,得究竟解脱自在。  万法本空 净智如如  梵语“般若”,华译即是智慧。般若智慧不同于世间的聪敏,是...

    见彦法师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6492846482.html
  • 正见与般若

    正见与般若  正参  前 言  佛教从汉明帝永平十年传入中国开始,便就是以大乘为主、小乘为从的局面。虽也偶而有偏宗小乘的,而大乘始终为中国佛教的重心。所以流行至今二千年来的中国佛教,也一直非常推重...的,所以说:“成就慧根者,能修信根(精进、念、定也如此);……信根成就,即是慧根。”  佛说慧——般若如房屋的栋梁一样,是在先的,也是最后的。慧学是贯彻始终的,八正道的正见,侧重他的先导;三学的慧学,...

    正参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2325065766.html
  • 不取于相 如如不动

    体空。且当称性而说,直指心源。乃能令闻者即文字般若,起观照般若,悟实相般若也。言下含有既不可妄谈,亦不可浅说意在。 以演说此经言。此经义趣,甚深甚广。前云一切诸佛从此经出。是则经中所说,皆为...

    江味农居士著

    |金刚经|般若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article/2008/03/04463121177.html
  • 般若摄颂浅释 第五课

    第五课 音频MP3 / 配套文本 (40'42” 23M) 视频WMV (138M) 思考题 1.作为行持般若的行者来讲,要使修行善始善终,... 子一、所立: 所谓所立,就是应该依止什么样的善知识,以及自己应该具足什么样的条件。 具善知识具胜观,闻诸佛母全无惧。 作为行持般若的行者来讲,修行要善始善终,必须具足善...

    索达吉堪布 译讲

    |般若|般若摄颂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article/2010/01/10165395982.html
  • 无上福论

    不要把般若仅仅理解为“智慧”,它其实包含着无量无边的功德内涵;也不要把无上福仅仅理解为“福乐”,它同样含有无量无边的功德内容。应知在“无上”境界,一切法都是平等一味,相即相融的。   读者诸君,如此...

    释圣虚著

    |般若起用论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article/2006/05/1847514090.html
  • 般若导引净业修持

    >  般若是大乘佛法的纲要,开般若正智即是开佛知见。菩萨六波罗蜜,前五度——布施、持戒、忍辱、精进、禅定,若离般若,则波罗蜜(到彼岸)。证知菩萨六波罗蜜一以般若波罗蜜为本。经云:“摩诃般若波罗蜜,是诸菩萨摩诃萨母,能生诸佛,摄持菩萨。”(《大般若经》)般若是险恶径中的导师,迷暗室中的明炬,生死海中的智揖,烦恼病中的良医。般若不明,则万行虚设。   净宗作为大乘圆顿法门,与般若关联甚密。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0235143612.html
  • 祖师禅与般若

    何处?进至般若。入至何处?入至般若。虽同是证入般若,但方法却完全不同。禅宗是不藉言教,直入般若。   佛法的根本在般若般若就是佛法。佛教各宗各派,无论教义、修持都离不开般若,禅宗也不例外【请参考...大梵天王问佛决疑经》,收于《续藏》第87册。虽然有些学者对此经表示怀疑,但无损其在禅宗史上的重要影响。】,可知达摩祖师传的实在是佛陀的心印。   禅宗以心传心,不立文字,离言绝思,这是般若的最高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352952677.html
  • 转识成智[堪布卡特仁波切]

      一切法门都是断烦恼、开智慧的方法,都是为了转众生迷妄的意识成为佛的智慧。但烦恼真能转化成智慧吗?先来看一些转识成智的例子。   佛陀是完全开悟的觉者,净除了一切烦恼,具足了圆满的智慧;或以菩萨为例,菩萨在登地以后,亦能依其高深的觉悟和定力,转烦恼成为般若智慧;此外,当一个人的修持达到四瑜珈的第二阶段——离戏瑜珈时,也能够净除诸烦恼毒而发出智慧,由这些圣者的成就...

    堪布卡特仁波切

    般若|烦恼|智慧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article/2008/03/2159387863.html